1992年,中国购买了24架苏-27SK战斗机,空军经过使用后认为仅靠引进少量苏-27SK战斗机不足以解决空军装备全面落后的问题,航空航天部提交报告希望引进苏-27SK战斗机生产线年之前可以在国内生产,这个报告得到的批准,1994年,中俄双方经过6轮谈判,签署了200架苏-27SK战斗机生产转让合同,称之为11号工程,沈阳飞机公司在俄方的协助之下建立歼-11的生产线个阶段的组装生产,逐渐实现国产化。
1998年,首批2架组装的歼-11战斗机首飞成功,这时的歼-11战斗机完全是用苏-27SK战斗机的全套零件组装成的,与此同时沈阳飞机公司开始准备歼-11战斗机的国产化,但国家没有马上批准,而是确定先研制部分替代机载设备和配套的地面设备和备件保障,直到2001年才批准研制歼-11B战斗机,首架于2003年12月首飞,歼-11B战斗机和歼-11战斗机有很大的不同,换装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GJB289A数据总线、玻璃化座舱、外挂管理系统、数据链等,配备国产PL-12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FWS-10A涡扇发动机,歼-11B战斗机研制过程中最有争议的就是飞行控制系统,苏-27SK战斗机的电传操纵系统比较简单,只有在纵航向时才有模拟电传系统,而横航向则是机械操纵和模拟式控制,这样的控制布局需要大量的机械操纵机构、差动机构,即增加重量、又占空间,也无法与数字式航空电子系统交联,无法实现飞/火一体化。
沈阳飞机公司已经掌握了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主动控制技术,也在歼-8IIACT技术验证机上验证了三轴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比苏-27SK战斗机好多了,于是提出用国产三轴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来换掉歼-11战斗机的电传操纵系统,但是空军认为贸然换装涉及飞机的气动设计的电传操纵系统难度较大,最终决定仿制苏-27SK的模拟式飞行控制系统,但沈阳飞机公司自筹资金研制了歼-11B战斗机的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并且完成了综合试验,获得了空军同意采用国产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实现了歼-11B战斗机全面国产化,歼-11B战斗机于2006年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按照生产计划,每年至多只能生产24架,供一个团的规模。因此海航空军为歼-11B战斗机争夺有所争吵,只能以均衡的方式,分别交付海空军,海航、空军需要2年的时间才可能完成一个团(逐步改为旅)的换装工作。2011年向海航8师交付了第一批全部使用国产的太行发动机的歼-11B战斗机,这是向海航交付的第一批同型战斗机
但是歼-11B战斗机装备部队之后,事故不断,第二批歼-11B战斗机交付空军的时候,在交接起飞之后,发生震颤,空军拒绝接收,海航8师、空1师连续两次发生歼-11B战斗机震颤问题,的歼-11B战斗机在低飞状况下,飞机机头突然前后摇摆,上下失去控制,很快进入失速状况,在如此低的低空,一旦失速,基本上会坠毁,幸好距离地面不足300米高度,飞行员用26秒钟控制了飞机,海航8师刚刚接收歼-11B战斗机同样是先抖动,然后左发动机停车,飞机失去平衡急速下降,不过最终安全着陆,
导致海航10架,空军10架歼-11B战斗机全部在沈阳机场趴窝长达一年逐一检查质量,这个情况和1978年苏-27战斗机T10-2号原型机试飞时的事故很相似,T10-2号原型机在超音速跨越的过程中,发生了纵向振动分解体,飞行员牺牲,最终查明是电传操纵系统发生问题,之后西伯利亚航空动力研究所对苏-27战斗机的设计提出了最为严厉的批评,要求设计局全面、重新设计飞机,这一耽误,就拖延了数年,直到1979年才重新试飞,歼-11B战斗机问题都集中在震颤方面,沈阳飞机公司花了一年才解决了问题。
1996年的中俄苏-27SK战斗机许可生产线MKI的许可生产对比很有意思,印度获得的技术转移包括雷达、AL31FP发动机,中国获得的技术转移只包括机身、部分航电设备。从协议签署至今,苏30MKI的技术转移过程,大致上,分作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部散件组装,即俄罗斯提供全部散件,只由印度HAL自己设立组装线。第二阶段的设想是俄罗斯提供半组件,HAL自己组装组件,然后实施总装,第三阶段构想是逐步增加半组件组装百分比,实现中组件的逐步国产化。第四阶段,印度将自己生产全部苏30MKI,这样过程应该从2013年开始,但是实际的进展情况是,一直到2012年,俄还在提供42套苏30MKI散件由印度自己组装。到2020年,印度将再组装至少48架,每年大约可以组装12架,这一数字大致上接近中国每年生产歼-11B战斗机的数量。由此可见目前Su30MKl只进入到了第二阶段,即半散件组装,
苏30MKI的整个技术转移系统包括发动机和雷达,这对于印度航空工业而言,是相当大的挑战,首先是BARS无源相控阵雷达第一阶段是50%的零部件在印度生产,包括发射机行波管和T/R部件,25%的零件从俄罗斯进口,剩下的25%的零部件部分从俄罗斯进口,在印度实施组装,AL31FP矢量推进发动机在印度的技术转移主要包括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从俄罗斯进口全套发动机,第二阶段,全部组件100%从俄罗斯进口,在印度完成组装,第三阶段由印度生产25%的组件,其中喷管的50%在印度生产,变速器、核心机全部从俄罗斯进口。第5阶段将达到95%的部件生产标准,其中一台第五阶段发动机已经在2010年生产完成,进行了360小时的地面试验。尽管宣称2013年印度都能够自己生产90%的发动机、雷达零部件,但是从2012年俄印签署提供42架苏30MKI散件,总金额16亿美元,即每架苏30MKI单价3800万美元。2013年苏30MKI出口单价是5100万美元,总价中3800万美元的零部件来自俄罗斯,国产零部件只有大约30%,可能更低,
而歼-11B战斗机只用了6年,发动机、机载设备、机体、雷达的90%左右实现了国产化,早期型号由于太行发动机进展不顺利,只好暂时安装AL-31F发动机,2014年换装太行发动机后100%实现国产化,从两国的双边军事贸易年度额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的歼-11B战斗机俄式零部件非常之少。歼11B与歼11A相比,依然有-些细微的改动,例如,在机尾安装了光学导弹接近警告器,这是与其他歼11系列相比,较大的区别。外挂格局也略有变化,在机腹下方存在2个挂架,悬挂PL12空空导弹,
雷达依然是直径达到980毫米的平板天线个中视多功能彩色显示系统,2个小型显示器。光电探测器是国产的。大部分海空军使用的J11B/BS雷达整流罩都是黑色涂装,这是外形上,与歼11A、苏27SK相比最大的区别。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交机速度比以前更快,迄今为止已经装备了5个团,分别是空1、37、30师和海航9师,分别驻扎鞍山、库尔勒、大连、海南岛,大致上海空军接收了各一半左右,空军司令部要求按照训练大网,严格飞行,因此飞得非常频繁
21世纪以后,西方空军的三代半战斗机都配备有有源相控阵雷达,歼-11B战斗机开始显得落后,中国此时在有源相控阵雷达、PL-12改进型空空导弹、PL-10格斗空空导弹等方面有长足进展,因此空军认为有必要用歼-16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技术改进成歼-11D战斗机,歼-11D战斗机于2015年4月29日成功首飞,机身编号为“D1101”,改进包括换装数字三轴四余度电传系统,集成到综合控制系统之中,配备了新一代红外成像器的光电探测系统和光纤高速数据总线B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在对抗新一代空空导弹能力不足,所以歼-11D配备了综合电子战系统,最大的改进是换装了倾斜安装的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2000个T/R模块平均功率为10瓦,整个雷达峰值功率在6千瓦以上,远远高于歼-11B战斗机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数百瓦功率,根据雷达功率每提高一倍,探测距离就可以提高30%的公式计算,歼-11D的探测能力不比F-22战斗机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差。
苏-27SK战斗机研制之初就是压制美国F-15战斗机,机动性能的各项指数方面都必须超越F-15战斗机,如最大滚转速率接近270度/,在2000米高度以500公里/小时速度拉出4G的斤斗迎角在15度上下,以800公里/小时加力转弯就会冲破音障,在3000米高度以180公里/小时可以拉到26度迎角,26度迎角是人为限制,其实可以维持35度迎角平飞,从500公里/小时加速到1000公里/小时只要10秒,F15的机内燃油储备为6100公斤,苏27SK机内燃油储备为9000公斤,如果外挂相同苏27SK占有优势。苏27SK战斗机的爬升速度高于F15C战斗机,保持着世界纪录。最大时速也占有优势,即快速脱离战场、尾追的能力方面,苏27也占有优势,作为苏-27SK战斗机的嫡传弟子, 歼-11D战斗机也拥有这些特性。
歼-11D战斗机有优异的气动与结构设计,载荷比例高,燃油系数高,推力-空重比大,大迎角性能好,空战时有很大的优势,但这些性能很难兼顾,但歼-11D战斗机常起飞重-空重比约为1/4,燃油系数达0.39,几乎面兼顾到了,而且全部是顶层指标,苏-27SK战斗机主要问题是航电落后,现代三代半战斗机在航电系统、隐形、数字化技术、数据链技术、雷达技术等等方面都占据了比苏-27SK战斗机高得多的优势,翼下2处挂点可携带4枚导弹,机腹挂点、进气道挂点携带4枚超远程空空导弹,假如与三代半战斗机发生高强度的激烈对抗,结局可能是一边倒的,夺取空战胜利的首要条件是空军技术的数字化决定论。战斗机的飞控系统数字化’航电系统的数字化,全数字化的电传操纵系统,将使这样的战斗机在飞行控制精度、操作方便性、飞行员反应速度、航电系统反应速度、精度等等方面占有压倒性优势。从而赢得的是时间。
空战中,至关重要的技术是雷达。这方面俄罗斯、中国长年落后于欧美,F-15战斗机的雷达在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兼容性、运算速度等方面要好过俄罗斯雷达。PAG-63(V)1型雷达能够同时探测14个空中目标,同时打击其中的6个。苏27SK使用的H001型雷达能够同时探测10个目标,同时打击其中的2个,而歼-11D战斗机则达到F-22战斗机水平,大体而言,中国周边主要是F-15C/D、F-16C/D的档次的战斗机,假设F-15战斗机线D战斗机发生空战,完全不占优势。当然这只是理论的完全一边倒的可能性不大,一国空军的强弱,取决于装备、指挥、训练、战术、经验,不过就算F-35隐形战机,也很难对抗歼-11D战斗机,歼-11D战斗机主要在福建、浙江上空活动,中国利用宽大正面上的多个方向防空雷达大大降低隐形战机的隐蔽效果,而F-35隐形战机想要打掉歼-11D战斗机,就必须进入大陆密布的地空导弹网,
研制歼-11D战斗机本意是用于歼-20战斗机服役前的过渡机型,但是2018年已经完成了鉴定试飞任务后鲜有消息出现,因为这时歼-20大量交付中国空军,歼--16战斗机也实现了批量生产,中国空军开始由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型,歼-20战斗机种歼--16多用途作战飞机受到重视,歼-16早于歼-11D完成研制,成为歼-11D列装最大的“障碍”,歼-11D担负的对空作战任何歼-16也可以来承担,歼-11D战斗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就成了问题,自从于2015年成功首飞后,至今还没有量产消息,这和歼-11B战斗机的快速量产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歼-11B战斗机是在一片空白地摸索出来的,而歼-11D战斗机是在成熟技术基础上发展的,这个现象说明很这款飞机已经下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